97學年度北藝大共同科跨領域學習週 跨域聆聽 我們的聲音與故事
裝飾用圖

20081017

搖滾樂如何改變世界/王麗雯執筆

「在每個角落我都聽見遊行沸騰的聲音,這個夏天已經來了,這是在街頭戰鬥的時刻。」
-Rolling Stone

搖滾樂的誕生

五零年代,搖滾樂的誕生標記著:以「青年」為主體的藝術形式,起而叛逆父執輩與權威中心的價值觀,而搖滾樂歌手在舞台上展露的身體解放與官能刺激,也憾動青年探索過往難以啟齒的情慾流動。這個年代算是搖滾樂的嬰兒時期,但叛逆的胎記卻延宕至今,成為搖滾樂發展史中的核心精神。

搖滾樂如何改變世界

1963年八月28日,華盛頓林肯紀念碑前有二十萬人聚集,要求給予黑人「自由與工作」,同時,金恩博士發表了他最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當歌手瓊拜雅帶領大家唱出「我們一定會勝利」(We Shall Overcome),搖滾樂仍站在「拋出問題」而非「解決問題」位階上。曾幾何時,1968年民主黨在芝加哥的黨代表大會前夕,市政府禁止電台播放「滾石合唱團」(Rolling Stones)正紅的歌曲"Street Fighting Man",只因他們擔心這首歌會鼓動年輕人騷亂。權威當局這種芒刺在背的感受正說明流行音樂如何把政治基進主義轉化成更讓人接近的形式,指出社會不義和壓迫的同時,也帶來集體的願景。

搖滾樂體制化的危機

七○年代以降,音樂人開始有意識地透過音樂來動員群眾進入社會鬥爭,並形成大型慈善演唱會的新音樂文化,比如USA for Africa所錄製的《We are the world》、聲援曼德拉演唱會、國際特赦組織(AI)等;與此同時,這個時代也到達音樂工業體制發展的高峰,流行樂徹底的體制化、商業化。

1990年代到本世紀初,則是前述兩種發展路線的各自演變:一方面各種以音樂來啟蒙社會意識的努力仍在持續;另方面,新的音樂型態也開始展現新的青年文化和豐富的社會反抗意涵,特別是嘻哈世代與電音世代。更重要的是,新的時代矛盾出現了:全球化∕反全球化,這是六零年代以來,搖滾行動主義的新高潮。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搖滾樂的確可能,也只能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但正是無數人的價值變遷構成了社會的進展。是的,搖滾樂或許從來不能革命,但當搖滾樂抓到了時代聲響,這些歌聲將不斷在被社會矛盾擠壓的人們的腦袋中迴響,將永遠在反抗的場景中被高唱。

(本文由王麗雯撰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