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學年度北藝大共同科跨領域學習週 跨域聆聽 我們的聲音與故事
裝飾用圖

20081103

李明璁—聽不見的城市

「我們的耳沒有塞子,注定會一直聽著;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一雙開放的耳。」
-Murray Schafer

★視覺革命,與聽覺萎縮

回溯西方文明史,我們誤以為視覺自古以來即帶領所有感官感受。但史料記載,在基督教中,文藝復興以及印刷術尚未出現之前,最重要的感官是「聽覺」。人們依循教堂的鐘聲作息,聽神職人員講述教義,但玻璃、印刷術等科技加速了感知系統向視覺傾斜,而視覺的事物可藉由印刷放大進而增強印象的特性,使得「聽覺」在這個以「視覺」為主體的世界中,逐漸被遺忘。

★聲音地景的再發現

一直到了1970年代,M. Schafer提出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創立World Soundscape Project,從事瑞、德、義、法、英等五國自然的、人造的與時間記憶的音景研究。1993年起,聲音地景的重鎮從歐洲轉向日本,日本環境廳推動「音環境示範都市計劃」,以積極「造音」取代消極「制音」,藉由政府的政策推動,日本的聲音地景已成為大眾都可以認識參與、共同研究以及維護的一種文化活動。

★什麼是聲音地景?

聲音地景包括了「人群層次」的音景,如行走聲、交談(族群之語,專業之語、場域之語等)、手機、街頭表演等;第二個是「環境層次」的音景,如自然環境(如風吹、河流、樹搖)與人為環境(如噴水池,宗教場所);第三個則是包括交通運輸、市場交易、運動比賽、慶典儀式等「活動層次」的音景。這些聲音,皆會因所處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聲音地景,如同樣都是人群交談這件事,但在中午午休時走在民生東路四段聽到的是談銀行相關的內容,而同一時間在內湖某社區,則可能會聽到外籍配偶聚會用自己的母語談生活瑣事。

★用聲音記憶城市

相較於在學院以視覺性為主的訓練,生活中的事物卻多屬聽覺性,但造音與安靜不是自然恆定的物理樣態,而是脈絡化的社會建構。R. Barthes:「城市對它的居民講話。我們住在其中,漫遊其中,彷彿以此與城市交談起來。」聲音是旅行與生活的記憶(recall)核心,提供時空錯置的體驗機會。

★前進中的新音景

城市裡的聲音地景隨著高科技產物的出現,使得公/私領域相互滲透,隨身聽讓「聆聽」在公開的領域暫時私有化,而手機的普及,使時間與空間經驗分裂及重組,手機鈴聲變成一種次文化認同展演,交談也成為了一種公領域的私有化。

★Open Ears!音景文藝復興

音景其實從未消逝,只是被忘卻,被視覺佔奪,但被忘卻並不代表不存在。城市若有生命,就不該只被eyewitness,更該被其他感知所經驗、記憶、和再生。Earwitness,只是此千禧年新文藝復興運動的前奏號角,而我們正前往,那新風景的路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