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的孩子》談藝術的社會力量/黃琬瑄執筆
為了讓學生運用藝術傳遞希望與力量,甚至透過藝術提升整個社會的人文內涵,故這次共同科特別敦請林正盛導演帶來他最新的紀錄片作品──《我們的孩子》,讓同學們從導演的鏡頭中觀照社會與生命。紀錄片放映後,接著是林導演與羅竹民老師、辛意雲老師的座談會。透過三位與會的講者與學生之間的問答討論,不僅啟發了學生們關懷弱勢的人本精神,並引導觀眾去思考教育改革與城鄉差距的問題與缺失。
林正盛導演的《我們的孩子》一片,紀錄了台北市民權國小與台東縣泰源國小截然不同的教育型態,以及落差甚大的教育資源。片中的韓維早上六點就須出門,搭著父親的車從五股出發,行經高速公路,越區到模範社區中的民權國小讀書。而泰源國小的田子,一早起床則要煮完全家人的早餐,再走路去搭校車上學。韓維常常要背著沉重的書包,往來學校與補習班之間。如此疲於奔命之外,回到家還必須反覆聽著錄音帶複習英文,而假日還得繼續學鋼琴。至於田子,其父親則坦言自己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因此無法讓孩子擁有如同都市小孩般豐富的教育資源。泰源國小的老師甚至無奈地說出東部小學往往沒有專任英文教師的窘境。
在升學主義當道的社會環境下,分數常常成為判別學生學習狀態的唯一標準。然而分數卻不能全然地反映出學生的潛力,以及其獨特的天賦與才華。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雖然初衷良善,但執行的效果卻不如預期。政治決策者若是因其「北部觀點」施政,可能就會無法顧及偏遠學區的教育資源,因而犧牲了學生的受教權益。為此,林正盛導演相當憂心這些偏遠學區的孩童無法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故拍攝了《我們的孩子》一片,希望引起社會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影片放映後,許多學生都感受到泰源國小學童純樸的天性,心疼著這群缺乏教育資源的孩子們。有些同學就憂心的表示,藝術能為社會做些什麼?而我們藝術大學的學生又能對社會有怎樣的貢獻?林正盛導演回應說,藝術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讓人們內心柔軟,並讓人們觀照生命、疼惜生命。他也表示,一位藝術創作者,要時常省思自己與社會的連結是什麼,不要只看到自己的「肚臍眼」,忘了自己也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而羅竹民老師則說了很多改善偏遠國小的想法,期盼現在的學生在感動之餘,可以進而付出行動,提供更多企畫與點子幫助社會的弱勢族群。羅竹民老師也說,人因夢想而偉大,但實踐夢想的勇敢決心也很重要!林正盛導演也相當認同「勇敢」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將平日累積的感動放在心底,讓它慢慢發酵,就算現況不樂觀,但是勇敢地堅持下去,社會一樣會慢慢提升。辛意雲老師則提出台灣在與美國斷交後,政經與人心都低迷不振時,雲門舞集是如何以《薪傳》的表演撫慰台灣人的心靈為例,期勉北藝大的學生不要輕忽藝術的社會力量。座談中,學生們的發言都相當懇切。聽聞老師們的意見後,也相當感動,幾位學生都眼眶泛紅,不斷點頭表示贊同,相信從此次活動必定帶給學生們相當多的收穫。
(本文由黃琬瑄撰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